一共有十二位学生留守,楚剑锋让他们坐在案桌前,为自己起草一份诏书,大致内容是抚慰受灾百姓。时间是一炷香,说完,楚剑锋便让于德臣燃起准备好的香。
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学文,这年代军官基本上都还是从军队里面晋升,虽也有靠裙带关系的,也不乏有靠战功晋升的。相比起武官更讲究实力的晋升,文官晋升的弹性可就大多了,所以国子监对于许多世家子弟来说,就是个镀金的地方,镀一层金便可以为官一方;而对于那些没有背景的学生,那只能靠运气,运气不好的,在国子监就是虚度了光阴。
留守的大多是贫寒子弟,他们能到国子监多少有点实力,所以这种起草诏书的事情并不算太难。而对这些没有任何身家背景的学生来说,原本都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等待着机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现在突然有了被皇帝直接考试选拔的机会,这岂不是天大的好运么?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能把握好这次机会,这次机会错过,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楚剑锋和杨慕离坐在高台上,离考生有些距离,却可以很清楚地看见考生的每个动作和大致神态。
“慕离,你觉得哪个学子会写出最好的答卷?”楚剑锋并没有叫杨慕离“爱卿”,而是直接称呼了名字。
杨慕离也一直在观察这些学子,听见楚剑锋问他,便小声答道:“臣觉得,第二排右边那个最好。”
“哦?你如何知道?”
杨慕离道:“臣看他心态平和,并不似其他学子那么紧张和急躁;却又不是不看重这场选拔,而是非常自信,下笔从容。臣以为,他应该是世家子弟,对抓住这次机会没有那么迫切的心情,因此心态平和;因为心态平和,思维才可能开阔,下笔也才能有神。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世家子弟会没有回去。”
楚剑锋不由得对杨慕离刮目相看,不光楚剑锋,连左近的季国刚和于德臣闻言也对杨慕离看高了一眼。楚剑锋笑道:“好,等会儿就看看,最好的是不是慕离猜的人!”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有不少学子早已经完成,包括杨慕离猜的那位学子。但也有听到于德臣大叫“时间到”还在匆匆作答的学子,看着他们这样,楚剑锋心里暗爽。毕竟,楚剑锋在上一世就不是块学习的料,总是属于被虐的那个,现在看着这些年轻人被虐,自然有些小满足。
答卷收上来,楚剑锋特意让于德臣都打乱了,然后一份份判卷。所有的学子都站成一排,在教室的最后面等着楚剑锋等人判卷。楚剑锋让于德臣在一旁,以宣读诏书的语气,将那些答卷依次宣读出来,然后让杨慕离、季国刚和郭浩义分别给予评语和分数,判完一个再判下一个。
由于隐去了学子的姓名,郭浩义还能从文风上猜测一下某篇作品出自谁的手,季国刚可就真的是无从判断了,只能照自己的经验去打分。不得不说,楚剑锋想出来的这种娱乐节目的打分制度,还是很好用的。
楚剑锋并不参与打分,却是握有最后决定权的人。于德臣宣读答卷和三人点评打分的时候,楚剑锋一边听,一边观察那些学子的表情。基本上每念到一篇文章,后面的学子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表情微变,显然就是这文章的作者了。不过这些,季国刚三人是看不到的,他们背对着学子、面对着楚剑锋,坐在刚才学子们坐过的案桌前。
文章的大体内容都差不多,但文笔上就参差不齐,有堆砌辞藻的,有通篇骈文的,有引经据典的,也有大白话的。那篇大白话的文章一念出来,后面的学子都有忍不住笑起来的,只是不敢笑出声来,而郭浩义也一个劲地摇头,显然知道出自谁手,他给了那篇文章一个大大的差评。
另一篇亮点的文章,特别提到了楚剑锋将寿诞庆典的物品用以赈灾一事,非常得体的突出了这点,却又不会给人以故意邀功的感觉,让人听了只觉得楚剑锋仁德无比,体恤天下百姓。这篇文章念完,楚剑锋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学子脸上有异样的表情,这令楚剑锋感到很奇怪,看来文章的作者很淡定。而另一方面,杨慕离却皱了皱眉。
作者有话要说:
☆、两篇奇文
因为杨慕离最小,所以他最后一个做评判。尽管先后听了专业人士郭浩义和从一品大员季国刚的点评,杨慕离却并不会一味的附和他们的观点,经常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打分。而且郭浩义最先点评,不会受到季国刚的干扰,所以基本上,三个人都比较真实地从自己的评判标准进行了打分,而三个人的打分可以说是各有侧重。
这篇文章,郭浩义给了个中等的分数,而季国刚给了个低分,大体原因都是这文章和其他文章都不一样,与传统的赈灾诏书也都不一样。传统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皇帝罪己的诏书,而这篇却反其道而行之,给皇帝歌功颂德。郭浩义之所以还给了个中等的分数,是因为觉得文章写得还是不错,如果这不是一篇罪己诏的话,应该是相当好的作品了。
与郭浩义和季国刚不同,杨慕离上来第一句话却是:“如果我没有猜错,这文章的作者应该是我刚才猜的那位。”当然,没有人会回答他,因为郭浩义和季国刚也不能确定这是谁的手笔,而那些学子并不知道杨慕离在说什么,他们刚
喜欢带着庄园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dmfuman.com),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