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过重操旧业,但是白捡一次生命后还净做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还有什么意义呢?重生的意义不就是让自己活得和前世不一样吗?
苏叶顿住,他怎么就忘记了呢!
自己不是一直期望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吗?当初因为害怕失去上学的机会而放弃的,这次不是正好有一个机会放在眼前吗,想通后苏叶也不再犹豫,说做就做。
苏叶文笔出众,不然也不会在高竞争的情况下入职《江辽晚报》的编辑,但他也不敢托大,毕竟写和新闻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他决定找一家杂志试试水,九十年代的网络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到达家家普及的地步,而且后世属于网络的平台还没有创立,苏叶虽然比较中意写网络,但残酷的现实提醒他还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吧。
下午上完课也才四点,苏叶费了好大力才把小胖子段小勇哄回家,连带着那几个小萝卜头。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现在的小孩子都怎么友好吗?从未有过自己的小伙伴的苏叶迷惑了,如果可以的话,倒是可以发展一下,毕竟一个人久了也会觉得孤单。更何况他对段小勇印象还不错,虽然长得虎头虎脑,但难得是个有心的。
走进书店,直接略过各种教案教程,径直走到占书店很小一块位置的杂志区,心神都被放在最末端的《书者》给夺去,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书者》这本杂志纵横杂志界几十年,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排版是这本杂志最大的亮点,当然支撑这本杂志这么多年的不单单只是排版而已。《书者》一贯采用征稿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不同人眼中的世界,《书者》也有固定作者,这些固定作者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都是内部的工作人员,这不是抨击存在暗箱操作的意思,只要读过这些作者的人都不会往那方面想,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平实的感情收放让半吊子的苏叶大为敬佩。当时的苏叶做梦都想成为《书者》其中的一名作者,就算是征稿的流动作者也足以让他满足了。要知道,在十几年后网络盛行的时代,它还能在文学界占一席之地不可能没有实力。
翻开手中相比十几年后较粗糙的封面,之后苏叶就被杂乱无章的排版给绕昏了头,双手扒拉一下翻回封面再次确认是不是手抽拿错了。
没错啊!
余光瞟到封面角落里的“第一版”,苏叶这才从惊吓中回过神,他刚刚一瞬间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对前程的不确定性让他慌了神。
定下心,现在才一九九七年,正是《书者》刚刚创立的年份,这时的‘书者’还是一个名不经穿的小工作室,就连公司也称不上,之后这个公司会越办越好,想挤入这家公司或者《书者》这本杂志的人会越来越多。
呼出一口气,幸好自己回到的是一九九七年,要是再晚个十年,就依着自己还不确定的文笔,还不知道能不能摸到全盛时期《书者》的边边毛呢。
掏出笔,把杂志中收稿地址记在本子上,再翻阅了几篇文章心中有了定论后把书放回原处就跑回家了,他还要趁着天黑干完今天的活还有老师课堂上留的作业,苏母从不让他晚上点灯,要是被发现了估计又得闹得天翻地覆,好在现在到了夏天夜里黑得晚,晚饭过后要好一阵天才能完全黑下来,苏叶就决定在这个时候写一些脑海中的大纲。
他有几个不错的脑洞,但具体写出来还是要好好斟酌下。
☆、第6章 金手指?
总体来说‘书者’这个团队所迎合的群体是十几岁到四十几岁青壮年,所以整本杂志的基调都透出引领时代的先锋感。苏叶很认同《书者》所选择的读者群体,至少他认为这个团队是十分聪明的,十几到四十是一个社会的主力军,抓住了他们就等于抓住了市场。
他不打算一开始就写超出这个年代过多的新颖题材,创新是必须的,但是脱离时代背景的创意往往会让人不知所云,就如让一个手机都没有普及的社会接受所谓的科技大片,看完之后除了震撼再别无他感,这样反而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苏叶所追求的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或者说一直被人所幻想,基于这种情感的共鸣他相信读者会有很多话想说。一个成功的作者不是让他的读者哑口无言,与之相反,要有争论也要有共鸣,更好的是能让读者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他选择写的题材是小人物重生后的奋斗史。
重生这个题材拿到十几年后的中国,自然是遍布大地,而他正是托了重生的福才能占领先机,抢占了重生类的市场,甚至有可能把这类的推向潮流中心。
每个人都有遗憾,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瞬间想回到过去,可是现实生活中显然这种事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允许发生,如果不是苏叶经历过恐怕他自己也是置之一笑,所以这些怀揣着遗憾的人就会想方设法地寻求精神寄托;而另一个奋斗史的题材是古往今来一直经久不息的题材,由废柴变天才,逆袭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敲定好主题后苏叶便打算把这篇文的大纲写起来,重生加升级流的一般的字数为一百万上下,太短不够发展剧情太长实在不适合连载在这类杂志上,倒是以后有机会出书的话可以考虑写写大长篇,几十万字的对他来说实在是赛不了
喜欢重生之苏叶请大家收藏:(m.dmfuman.com),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