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智术短浅,并非托词
智术短浅,这个词是刘备见到孔明时所做的自我介绍。《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这样写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刘备这番自我介绍,可谓大实话。遂用猖獗,狼狈如此,皆因自己智术短浅,其智术短浅,并非托词,它具体表现那些方面呢?我们以刘备的经历为经,以刘备一路走走来所经历的几个典型人物为维,从五个方面作说明。
一、在没有认识司马徽之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不知什么叫经纶济世之才。
司马徽,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三国演义》对司马徽的介绍文字不多。从仅有的文字中看,应是个岩穴之士。居住的环境是“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甚栽松竹,横琴于石桥之上,清气飘然。”如此神仙般的居处,可见主人的超世脱俗。
刘备与这位超世脱俗的高人有番对话。“水镜先生问,‘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先生曰,‘不然,盖因将军不得其人耳。’玄德曰,‘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得力。’水镜先生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耳,非经纶济世之才也。’”什么是经纶济世之才呢?在司马徽看来,孙乾、糜竺、简雍皆儒生俗士,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经纶济世之才就是识时务者。刘备与司马徽的这番对话得出一个结论,刘备在此之前不知什么叫经纶济世之才,以为孙乾、糜竺、简雍之流就是经纶济世之才。以为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张、赵云之流就可以纵横天下了,把自己遂用猖獗的狼狈处境归之于命途多蹇,没有认识到多蹇的命途不是什么命中注定了的,而是没有合适的人辅佐造成的。以为有孙乾等人的竭诚辅佐,而且颇赖得力,就可以功成名就。不知孙乾、糜竺之辈仅是白面书生耳。不知关、张、赵云尽管是万人敌。如果万人敌,没有人善用,也顶多是一个武夫而已。刘备曾感叹过,“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不足虑也。”可惜的是刘备瞧不起天下碌碌之辈的原因是自己没有立足之本,更可惜的是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立足之本,可惜加可惜的是他不明白就是有了立足之本他也守不住,他忘了他曾经有过立足之本,就是陶谦不加任何条件送给他的徐州,他为了徐州三次丢了老婆孩子,兄弟离散,自己差一点也搭上性命。他不是曾有过令许多诸侯羡慕的徐州这个立足之本吗?他不是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吗?这些人坚守徐州不也是颇赖得力吗?为什么丢了呢?他不思考这个问题,他连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立足之本都忘了,所以,他不会也不可能想起徐州为什么会弄丢了这个深层次问题,他也不可能深究这个深层次问题。因为他智术短浅,他不知什么是经纶济世之才。他以为孙乾、糜竺、简雍之辈就是经纶济世之才。他为什么以为孙乾、糜竺、简雍之辈就是经纶济世之才呢?因为他智术短浅,他没有见过超过孙乾、糜竺、简雍之辈的人才。当他从司马徽那里知道了卧龙孔明、凤雏庞统后就茶饭不思了,就做起了寻求这些人才的美梦,就开始了具体的实施计划。
二、没有认识徐庶之前不知什么叫谋兵布阵之术。
徐庶是刘备在荆州见到的第一个谋士,认识了徐庶这个谋士,刘备才开始认识到了谋士的重要性。才知道什么叫谋兵布阵。徐庶帮助刘备在樊城打了一仗,这一仗谋兵布阵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不说开始轻而易举地消灭了吕旷、吕翔二位兄弟,单说对曹仁、李典的用兵可见徐庶的文韬武略。因为吕旷、吕翔在三国时代入不了名流,打败了二吕算不得好本事,所以不说。而曹仁、李典可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将,特别是曹仁既是曹操的本家,更是一位有胆有识、攻城略地的悍将,在南郡与周瑜交手也是棋逢对手。这么两位赫赫有名的悍将败得心服口服,不但是心服口服,而且从谋兵布阵中意识到刘备军中一定有能人辅佐,由此佐证了刘备在没有得到徐庶辅佐之前是不会有这样的智慧才能的。那么樊城之战使曹仁、李典深为叹服的谋略是什么呢?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樊城之战。
打败二吕之后,徐庶就知道曹仁会为报仇而倾巢而出,有此预判后,徐庶做了相应的部署。一是让赵云驻守新野以御曹仁的进攻,二是让张飞守渡口,预歼逃亡之敌,三是让关羽去夺樊城,使敌人无家可归。
曹仁果然如徐庶所预料的那样,倾巢反扑。两阵对圆,赵云对李典,几番下来,李典败回军中。次日,曹仁率军来犯,并作了一个八门金锁阵,被赵云打败,曹军大乱。刘备出击,曹兵大败而退,徐庶制止了刘备的乘胜追击。
赵云打败曹仁后,徐庶料定曹仁晚上回来劫寨,二更时分,曹仁果然来了,将近寨的时候,等待曹仁的是四面大火。当曹仁知中计撤退时,赵云拥杀过来,曹仁被赵云一阵拥杀,却不急于回寨,而是慌张望北河而走,不知张飞早已受计等在这里,以逸待劳。曹军将要上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dmfuman.com),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