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辩证法讲,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孔明先生到了刘备那里,一方面受到刘备的重用,使孔明先生出尽了风头,誉满天下,一飞冲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机,对于孔明先生与刘备“情好日密”,刘备的两个义弟关羽与张飞就不满,时常在刘备面前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言:“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对此,《三国演义》也有解释:“却说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由此可以看出两点明确信息:一是关、张两人瞧不起孔明,二是孔明在刘备那里没有社会基础。当夏侯惇带兵前来征剿时,刘备急召关、张商议,“夏侯惇引兵前来,如何迎敌?”张飞回答说,“哥哥何不使“水”去?”这句“哥哥何不使“水”去”,明显地表现出张飞对“鱼水关系”这一说法不以为然,并抱有看孔明先生的笑话的意思。孔明先生为什么会遭如此际遇呢?
第一,从孔明先生自身的角度看,此时孔明先生刚刚走出南阳,走进刘备集团,不被人所认识是在情理之中。
第二,比照《易经》分析,此时孔明先生处于乾卦“九二”状态,这一时期的孔明应是一条刚刚出现在田野上的龙,有利于见到大人,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孔子对此解释说,“见龙在田,时舍也。”意思说“龙出现在田野上,君子暂时隐伏,等待合适时机”。概括起来说,此时的孔明先生只是有利于见到刘备这位大人,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但由于刚刚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还得继续暂时隐伏等待合适的时机。由于孔明先生没有参透这一点,再加上年幼,不更事,浮躁,急于求成等毛病或心理因素影响,孔明先生想大显身手的心情迫不及待,又由于对新环境的认识不足,所以,不免受到了关、张二人的猜忌与挑剔,致使孔明先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按《易经》的说法,孔明先生走进刘备集团应该暂时隐伏以等待时机,应该继续谦虚谨慎,进一步提升自己,然后进入人生的“九三”状态。
《易经》是这样描述“九三”状态的。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什么意思呢?有德行的人始终是白天勤奋不息,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没有灾难。一言以蔽之曰:君子当日参省吾身。但此时的孔明先生有点忘乎所以,忽视了“戒惧反省”,因为赤壁之战,一战“遂使竖子成名”,此后的孔明先生在刘备面前真的以师自居,任意摆布刘备。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住这个故事:东吴鲁肃受孙权之命到荆州刘备那里讨要荆州,前后来了三次,鲁肃每一次来,孔明都将刘备当做道具摆布。
第一次鲁肃上门讨要荆州,孔明先生以原荆州牧刘表之长子刘琦尚在拒绝了鲁肃,这一次刘备没有派上用场。
第二次鲁肃上门讨要荆州,刘备是孔明先生的道具,先是让刘备与鲁肃饮酒,当孔明先生与鲁肃讨价还价,以若图得益州后再归还荆州。协议达成后,于是,刘备“亲笔写成文书一纸”后“押了字”,交孔明先生处理。
第三次鲁肃上门讨要荆州,这一次刘备听从孔明先生的教诲,只是一个劲地哭,哭得越伤心越好,剩下的事,让孔明先生出面摆平。
这前后三次,正像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以刘备之愚以状孔明先生之智。刘备表面看起来是言听计从,实际上内心早已萌生了不满。其理由是孔明先生自此以后便是逐步进入冷宫。后来刘备征西川,正好来了庞统,刘备带庞统进西川,留孔明先生守荆州;后来征汉中,来了法正,刘备带法正进汉中,留孔明先生守益州;再后来,刘备相继有了荆州、益州、汉中,称汉中王,主事的是法正。刘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京畿,内为谋主”。法正被刘备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对外统治京城周围的地区,对内是刘备的主谋。刘备称汉中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而此时的孔明先生刘备“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封孔明先生为军师中郎将,在刘备的左将军府里当差---代理办公室主任。由此,孔明先生才从梦中醒来,才有了戒惧心里,才开始反省自己,如是,孔明先生进入了人生的第三个阶段。
按《易经》的程序,孔明先生进入“九二:见龙在田”这一步时,应该悠着点,然后进入九三。“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反省自己,这样虽处境艰难,也不会有危险。然后,再进入“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经过九三的磨练后,再跳进海里,才不会有危险。而孔明先生可能是实在等不及了,一经找到人生施展的舞台,就甩开膀子干,所以引来很多不利。这些不利有关羽、张飞地议论;后来有了庞统、法正,刘备再也不提鱼水关系了;到了益州,汉嘉太守黄元就公开与孔明先生叫板等,好在孔明先生及时发现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dmfuman.com),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