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第二节(1)
然而,无论国际形势当时变化,对中国而言都好不到哪里去。
距义和团运动不过30来年,在列强的眼里,中国人根本没有什么国际地位可言。一个国家在国际间一旦没有实力,就没有了筹码,没有筹码,就会变成别人的筹码而被轮番出卖。中国人不但被战场上的对手所轻侮,就连同一战壕里的盟军,也很难给予最基本的尊重。
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窘迫的状况之下,扛起了一场不得不打的民族战争。
尽管韦维尔在中国统帅面前口气强硬,但英国人在缅甸的军队却没能同样强硬的阻挡住日本人的进攻。
战争初期,对英美盟国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灾难、耻辱和不堪回首的日子。盟军到处惨遭败绩,狼狈不堪;日本人频频得手,取得一连串震惊西方世界的奇迹般的胜利。
在殖民地统治者位置上坐得既舒适又安稳的英国人这下再也顶不住了,被打得措手不及、落花流水、p滚n流。
此时远东战局巳经日趋恶化。
蒋介石对他新
添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一职觉得理所当然,非他莫属,也就未作谦让。但他接受这个职务后,考虑到如果中国战区内没有英国人、美国人参加战区司令部工作,他不就成了个光杆司令吗?美国不来人也可,但总要在战略物资上有所支持吧!
于是他向罗斯福提出,要一名美国高级将领来中国担任战区司令部参谋长。考虑的目的在于:一是由美国人来当参谋长,才能体现中国战区的国际性;二是蒋介石担心指挥不动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军队,纸上谈兵的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一事,至今还束之高阁,要想顺利实施,必须有美国人居中调解才成;三是由美国人当参谋长,他才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直接向美国政府要钱要枪要炮。
罗斯福也想派一个人去中国战区工作,不过,他的动机却与蒋介石不一样。美国向中国战区拨款和支援数量可观的武器装备,这些款子和武器装备是美国纳税人的血汗,他不想像败家子一样,大手大脚地花这笔血汗钱,必须派一个既懂军事指挥,又会搞经济核算的当家人去中国,为美国人管理好这些款子与物资。
物色人选的任务交给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马歇尔。
他们瞄准的第一个人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过美国远征军的总参谋长、现第1集团军总司令德鲁姆中将。此公狂妄自大、桀骛不驯,对参谋长马歇尔曾屡有不恭。派他去中国,既可以满足蒋介石提出的条件,又可以使马歇尔摆脱掉这个难以驾驭的家伙。
狂妄的德鲁姆听了史汀生和马歇尔的谈话以后,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必须带两万军队、500架飞机、30艘军舰到中国,如果不答应这个要求,就另请高明。
史汀生只得耐着性子反复劝说:“我亲爱的将军,美国军队的任务是什么,我想你应该很清楚。我们数量还不算太多的可爱的士兵有更需要他们去为祖国战斗的地方,没法再把我们更多可,中国人他们并不缺部队。将军去中国主要任务是协助蒋介石指挥东南亚作战,监督中国军队用好美国的援助经费和武器装备,帮助中国人训练军队,提高战斗力,方便发动决定性进攻。”
德鲁姆不听这一套,十分生气地说:“真是笑话!我一个堂堂的集团军总司令去中国,难道就是去管管那些钱物?如果是这样,我的太太比我会算账,不如派她去 txt上传分享
中国远征军 第二节(2)
史汀生和马歇尔哑口无言,面对面摇头叹息,只得另选他人。
陆军部长想到的第二个人选是德鲁姆手下的第3军军长史迪威少将。
实际上几天以前,史迪威就从马歇尔那里得知了这一消息,只不过当时确定的人选是德鲁姆中将。史迪威还乐观的认为:“从各方面来说德鲁姆都是个合适的人选。”他的副官多恩更是风趣地说:“蒋介石是个自命不凡的人,那就让我们给他派一个全美国最自命不凡的家伙去和他打交道吧!”
史迪威没有想到,这项任务最后会落到了自己头上。
史汀生、马歇尔轮番和史迪威谈话之后,他们认定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史迪威曾4次赴中国工作,总计时间长达十几个年头,其足迹遍及中国各省市,他对中国了如指掌,并且掌握了关于中国军队的许多第一手丰富材料,有足够的经验帮助美国对付那些将来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史迪威除了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与中国的高层人物均很熟悉,和方面周恩来、叶剑英关系也很密切,考虑到这些,美国人相信应该可以有效地协调国共两党关系,加强中国的抗战力量。
于是,马歇尔向史迪威明确了派去中国的任务:“你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同盟国的关系,消除分歧,监管滇缅路运输,同时使中国的各派力量联合起来,争取掌握指挥权,给他们下达总体的作战任务。美国会在经济上和装备上给予大力支持。”
史迪威有些顾虑的回答说:“我最担心的是指挥权问题,只要有指挥权,这些事情都是不难办好的。我希望能就此问题能得到蒋介石的明确答复”。
马歇尔表示
喜欢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请大家收藏:(m.dmfuman.com),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